close

  有消息稱,一批省級編製的“壞賬銀行”(資產管理公司)正在籌劃建立中。如果消息確實,這將是為國有銀行剝離壞賬而建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後,第二次大規模使用這樣的賬目游戲解決壞賬問題。
  有觀點認為,設立新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是為利率市場化保駕護航。的確,利率市場化一旦啟動,銀行內部風險必然增大,並將會帶動融資成本上升而增加資金緊張企業的壓力。但若主要從銀行角度考慮,現時已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,此次若特意再成立一批“省級編製”的資產管理公司,主要服務對象更可能是以省級為主要單位的地方債。尤其是針對地方債的摸底審計計劃於本月公佈結果,在這一時點傳出建立省級資產管理公司的消息,很難不將兩者聯繫在一起。
  況且,根據種種跡象,以地方債目前的狀況,很可能急切需要對“壞賬”做好準備。自2008年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來,地方債雪球越滾越大,兩年前審計署公佈的截至2010年年底地方債高達10.7萬億元的消息引發全球關註;惠譽近日的報告顯示,截至2012年底,中國債務總額占G D P的比重達到198%。地方債主要來源於地方融資平臺,而央行行長周小川於今年透露有20%平臺債務無償付能力,即這類債務與過剩的基建設施一樣已成為潛在壞賬。根據審計署數據,截至2010年末銀行貸款占地方債的79%,一旦地方債正式成為壞賬,銀行系統將難堪重負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銀行為什麼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借新還舊。特別值得註意的是,在監管加強、平臺融資受限後,信托、債券與各種類平臺方式已成為地方債擴張的主要方向,通過特別投資工具完成資金拆借是金融危機前的一個徵兆。而銀行業很可能已經開始做準備,今年上半年,中國的幾家大規模銀行已沖銷221億元人民幣壞賬,為去年同期的3倍。
  有消息指,目前地方債現場審計已經結束,進入報告彙總編寫階段,結果將於近期發佈。而數日前,審計長劉家義曾表示,無論地方債數額如何,公開“沒有任何壓力”。既然無論數額如何都“沒有任何壓力”,最貼合的解讀即為地方債數額即使很大也已有解決方法。當然,暫時未有任何官方消息可以確定解決方法為何,但作為已傳出的可能備選,探討以“壞賬銀行”2.0版解決地方債的效果與可能影響,依然有其意義。
  1999年為四大銀行完成轉型,中央建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對其1.4萬億元巨額壞賬進行剝離,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每家公司註資並通過擔保央行再貸款、發行金融債券等方式,按1:1對價購買不良資產。如果現在要成立省級資產管理公司解決地方債壞賬問題,就是把這些已成為壞賬的問題資產打包,由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用一個不難看的價格買走,就可以在不發生任何實際現金轉移的基礎上為銀行賬目整容。
  這樣的資產轉讓,說白了就是變戲法一樣的賬目游戲,雖然短期內的確可以達到地方債甚至壞賬數額多大都“沒有任何壓力”的效果,但賬目游戲不能讓壞賬消失,只不過是拖延時間,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就是前車之鑒。當年的掛賬讓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財報非常難看,十年後為上市轉型,財政被迫開設“共管賬戶”任萬億元不良資產掛賬,若要核銷需計提2009年10%的G D P;到目前為止,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理不良貸款上的現金回收率僅約20%,本應在2009、2010年償還的8000億元貸款至今未還,於是唯一股東財政部就讓銀行延期。而這些公司不但未倒閉,還開設了業務拓展,尤其在“共管賬戶”開設後,壟斷性金融牌照讓其賺得盆滿缽滿,今年上半年,四公司總利潤高達110億元。
  可以想見,若再以“壞賬銀行”為地方債接盤,將會重蹈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覆轍。粉飾一時的賬面太平後,無論壞賬泡沫是隨著時間稀釋或是累積擴大,新建的資產管理公司都將憑著金融壟斷牌照攫取資源日漸壯大,而壞賬兜兜轉轉還是掛到財政名下。  (原標題:[社論]“壞賬銀行”拖字訣,賬目游戲終需財政兜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bnyfxzgwxw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